图书馆RFID硬件设备是基于RFID技术平台之上针对图书馆行业特性所进行的二次开发与应用。图书馆通过RFID硬件设备,可保障馆藏文献、书架及读者证的智能化管理和自助服务,使工作人员高质量归架及典藏工作,读者高效率借还流通文献。
图书馆可根据图1所示配置本馆RFID硬件设备。为方便图书馆工作人员对馆藏文献实现智能化管理,公司提供了RFID编写器、标签转换站、馆员工作站、点检设备、智能安全门、升降式书车等;为实现文献智能归架定位,公司提供了RFID文献智能定位书车,通过书架RFID架标、书架RFID层标、粘贴在书本上的RFID标签,就可实现文献定位,达到智能归架之目的;图书馆提供自助办证设备、自助借还书机、查询终端、图书馆ATM机等, 极大地方便读者便捷自助地利用馆藏文献。
1 RFID 概述
1.1 RFID 的原理
RFID 的全称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eication, 即无线射频标识, 是一种可以替换现有条码的技术, 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 RFID 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 其应用将给零售、物流等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RFID 工作原理是由一个带有芯片的小标签, 安装在一个微型天线上, 上面的数据可以读取和通过读卡机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送出去, 然后再通过接收端的处理器进行解码。这种标签可以透过货品包装、集装箱等几乎所有标准进行读取, 无需直接接触, 也无需安装在货物的表面, 而且可以同时读取多个标签的内容。如果RFID 技术能与电子供应商的联系, 那它很有可能在几年以内取代条形码扫描技术。
1.2 RFID 的优点
RFID 与条形码相比, 优势十分明显, 不需要光源, 甚至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 使用寿命长, 读取距离更远, 可以写入及存取数据, 标签的内容可以动态改变, 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 储存容量大, 最大容量可达数兆字节。目前, 我国电子标签主要应用于物流管理领域、医疗产业、货物和危险品的追踪管理监控、民航行李包裹管理、强制性的检验产品、证件防伪、路桥的不停车收费、电子小额支付门票等方面。2004 年, 全球头号零售商沃尔玛公司就宣布其全球前100 家供应商需在集装箱托盘上加贴电子标签。麦德龙、塔斯科为代表的跨国零售企业, 也从2005 年开始掀起一场触及零售物流业供应链的风暴。在麦德龙全球各地的物流中心, 来自雀巢、吉利等全球供应商的货物都要求加贴电子标, 有不少专家认为RFID 是条形码的终结者。
2 RFID 在图书馆的应用前景
虽然对于该技术的应用人们还存在很多争议, 但是已经开始有部分图书馆接受了RFID 技术。采用RFID 技术比较广泛的国家是新加坡,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率先采用RFID技术, 在其带领下新加坡国内公共图书馆都开始采用RFID技术。在美国, 有超过300 家大学图书馆装备了RFID 系统。实践证明, 在图书馆中使用RFID 系统, 可以提高检索速度, 当读者同时借几本书时, 如果采用条形码技术, 只能一本一本来办理借书手续, 而采用了RFID 技术, 则可以通过相关的借还书仪器, 一次过就可以办理完毕, 提高了办理借还书手续的速度, 也有利于归纳整理馆藏资料。在现代图书馆建筑发展中,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日新月异, 图书馆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需要, 提出了大开间的布局。图书馆建筑大开间的布局, 在方便了读者查找资料的同时也给图书馆馆员增加了不少工作, 乱架、找书困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图书馆管理员, 而应用了RFID 技术的图书馆则只需手持搜寻器, 在书架上扫过去, 很快就可以找到读者需要的图书, 大大减轻管理员的工作负荷。在使用防盗磁条和条形码的图书馆当读者故意或是无意把两本书叠在一起放进自助借阅台办理借书手续时, 自助借书设备会录入最下面那本书的条码数据, 然后发出“消磁”信号, 结果是把上面的几本图书也一并消磁了。采用RFID 系统还可以对图书进行自动分拣, 通过对各楼层和各分类进行图书分拣, 可以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少了图书管理员的劳动强度, 缩短了读者归还图书上架的时间使读者能及时找到所需要的图书。同时通过图书自动分拣系统只需将图书放进分拣设备内, 就会对各馆的图书进行自动分拣, 可以比较简单地实现图书通借通还的目的。